九旬抗戰老兵韋永揚(前排左三)和韋興福(前排左台南餐飲設備二)四代同堂。
黃埔抗裝潢戰老兵韋永揚的起義證明書。
  本製冰機價格報記者文雋永攝影報道
  昨日,記者有幸在獨山縣堯梭鄉大河村甲堡寨拍攝到一張既普通又當鋪充滿傳奇的“全家福”,照片上有12人,四代同堂,其中最大的91歲,最小的僅1歲多,其中兩位91歲的老人身份比較特殊,他們是堂叔侄關係,都曾在抗日戰爭時期,輾轉全國各地參加抗戰。
  老化療飲食注意人講述抗戰經歷
  照片上身著紅色衣服、戴著大圓冬帽的老人名叫韋永揚,1924年2月10日,他生於獨山縣堯梭鄉大河村甲堡寨。8歲起,他在寨子上讀了5年私塾。1941年,17歲的韋永揚以優秀的成績,考入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第四分校(校址在獨山銅鼓井)18期步科。1943年春,他畢業分配到軍訓部入伍生第5團第3營10連2排擔任排長,主要為中央陸軍測量學校培訓學生。
  1944年12月初,日軍從廣西南丹沿著黔桂公路和鐵路犯境獨山。當時,韋永揚帶兵在獨山街上執勤,抵抗日軍,由於當時軍政混亂,抵抗力弱,軍校師生撤離獨山前往貴陽。當他得知獨山縣城被燒後,連夜趕回老家營救家人,那時,全寨人都躲到了山洞里,日軍撤退後,他進洞親自把自己的奶奶等老人背回家恢復正常生產生活。
  1945年下半年,韋永揚再次報名參加中央訓練團第四軍官總隊第二中隊,為天津、武漢等抗日前線輸送兵源。2年之後脫離部隊,參加國民黨328師(師長劉伯龍)部隊當排長。1949年11月該部隊在貴州晴隆參加起義投誠中國人民解放軍,之後他離開部隊回家務農至今。1985年10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昆明軍區為韋永揚頒發起義證明書。
  堂侄子也是名抗戰老兵
  巧合的是,韋永揚的堂侄子(按家族輩分稱)韋興福也是一名抗戰老兵,他家破舊的木房堂屋裡掛著一張大大的集體照,就是他當年參加抗戰時在南京中山陵園前合影。上面的文字說明寫有“軍政部兵工署軍械第五儲備總庫第一分庫來京接收敵械之員兵任務完成後於民國34年(1945年)11月24日開滬設庫臨行謁陵留念”。
  據韋興福老人回憶,民國29年(1940年),他被征兵加入國民黨部隊,由於沒有上過學堂,一直是名普通的軍械彈葯庫執勤士兵,先後在獨山、貴陽、遵義桐梓等地看守軍械彈葯物資。1945年抗戰勝利後,他們部隊從遵義桐梓移師南京丁家橋,接受日軍投降繳獲的軍械彈葯等,其部隊還安排投降的日軍俘虜兵,恢復遭到日軍破壞的南京街道等。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韋興福離開部隊回到獨山老家當農民至今。
  抗戰故事深藏心底
  由於歷史原因,70多年來,韋永揚和韋興福叔侄二人對自己參加抗戰的烽火歲月深藏心底,極少談起。如今,他們身體硬朗,仍能下地幹活收拾家務,子女都成家立業,但都不知道長輩的具體抗戰經歷。
  記者在現場採訪時,韋永揚老人穿上貴州黃埔同學會贈送的印有“GZ黃埔軍校”的紅色夾克,拿出珍藏箱底的“起義證明書”、“黃埔同學會員證”;韋興福老人也拿出當年抗戰勝利之時在南京照的相片擦拭灰塵。當其後代和左鄰右捨得知兩位抗戰老兵的故事後,都為之羡慕和敬仰。
  目前,兩位抗戰老兵的女兒出嫁、子孫大部分都外出務工,一年難得團聚一次,成為“空巢老人”。昨日,記者趁其子孫春節回家團圓之際,趕到家中,為他們照了第一張“全家福”。  (原標題:一張全家福 兩個抗日老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y19eyibr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