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重重,居家閑讀。心情特“霾”,從書架抽出一本沒看過的書,叫《國學》,想找點寬心話來解憂。恰恰,就讀到這樣幾句:“般若心,就叫平等心。這個平等心,就是世界上‘至高至大至美’的,舉例子說,所謂陽光普照,你哪裡有空間,它就照到哪裡,它沒有偏心。大地,你哪一個人踏到,走到哪裡,它也不偏心,平等地普載大眾。空氣,只要你有空間,哪一個人,要呼吸什麼,早晨的、窗外的、公園的空氣,它也平等地,不會嫌貧愛富。或者流水,你要取一瓢,取一桶飲,或自來水接到你家裡,它也任你洗滌、解渴。”
  這話,看得我眼熱,卻又心疼!
  為什麼這本所謂《國學》,大談佛教的“般若”——這個先不管。作者拿所謂陽光、大地、空氣、水來論“平等”,也許某個時期確乎如此,如蘇東坡說,山間之明月和江上之清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人人可得而享之;然而就如今來說,此論大謬不然,是很不“般若”的。
  暴發戶的亞龍灣海邊別墅,陽光透過落地窗鋪灑進去,日照十小時,猶嫌不足,還要在海灘飽淋日光浴;而黑漆漆礦洞里的民工,包括童工,可得見天日嗎?也許咱們僥幸住了個小樓房,前面卻起了一座龐然大物,生生把陽光攔截了,咱們主張“日光權”,無奈沒錢打不贏官司——咱們跟人家講平等?依我看,如今誰財大氣粗,誰就有空間,陽光就追著照誰。
  空氣,咱們跟人家呼吸的,一樣嗎?君不見,今天的風景宜人地,比如千島湖畔和廬山深處,不都成了富人的後花園?那裡的清新空氣,能與咱們小區灰濛蒙的霧霾同日而語嗎?
  水也是。被污染的水不說,就算咱們喝自來水,其中也不乏有害物質,漂白粉味濃烈,怎比得上人家蘊藏於地下千萬年的甘甜礦泉水?
  咱們是想有、想要般若心來著,可住豪宅闊園之人,卻不一定“般若”,或者很不“般若”。他們大興土木,用去千萬噸水泥,而生產水泥最污染大氣。他們把大陸大氣弄髒,把錢掙夠,去三亞住了,或移民加拿大了,霾氣,卻要咱們窮人來呼吸,肺癌,也要咱們來罹患。還平等?他們耗費的電,乃是咱們的千百倍,而發電的“三廢”污染率,卻是咱們替他們“人均”的。他們修大宅子,蓋大劇院,耗去多少方木材?森林大片消失,二氧化碳漫天,不都要咱們住陋室和無錢賞戲者來“人均”嗎!人均,好動聽,好誑人呀!
  所以我看上述“國學”先生,還活在伊甸園裡,實在天真爛漫得可以;或者,他乾脆就是一個為暴殄天物者刻意遮醜、隱惡的謊言製造商。陽光、空氣、大地、流水,當然不會“嫌貧愛富”,也“不偏心”,陽光普照蒼生,大地遍載大眾,空氣流水任人呼吸解渴……好得很啊。然而權勢者和富人,也不“嫌貧愛富”,“不偏心”嗎?如果是這樣,為什麼很多建造了大量高級招待所和別墅的山清水秀風景區邊上,寫著“閑人免進”呢?閑人,不過是無權者和草根的委婉說法罷了。或者,政府“大方”地於風景區闢出一角,供“閑人”游覽,一張門票卻賣到數百元,囊中羞澀的“閑人”不等人家“嫌”,自己早把自己“嫌”得退避三舍啦!
  話說回來,這位“般若”先生,咱們其實要感謝他。不管出於什麼動機,他還是提醒了咱們——大眾有與富人平等的氣權、光權、地權和水權。那富人如今愛津津樂道《物權法》——我有錢,我的不動產是私有的,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但是,空氣、土地、流水等物,卻是大家的,人們本應平等地共享。只因某種“機緣”,富人獨霸了優越資源,讓窮人承受骯髒的“三廢”,卻以為理所應當,還打著“平等”的幌子,這是什麼餿邏輯?
  (原標題:霾天思“般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y19eyibr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